作者:周振鹤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时间:2017
页数:174
格式:PDF
大小:42M
服务:15元
内容简介:
《西汉政区地理》是周振鹤的博士论文,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振鹤是新中国首批两个文科博士之一,该书是他的成名著作,也是其学术的奠基之作,也开启了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的先河,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后在周振鹤的带领下,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成果迭出,形成历史地理的重要分支——历 史政区地理。 全书共分三篇篇共十五章,全面研究了西汉一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上篇为高帝十王国政区沿革,下篇为高帝十五郡及武帝新开郡政区沿革,附篇是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本书是三十年前《西汉政区地理》初版的重印本。近三十年来,秦汉简牍的出土不绝如缕,而且还有新简继续出土的趋势。这些新出土的简牍有已经出版行世的,还有许多来不及整理发表的。许多简牍的释读已经而且还会继续使秦汉政区地理的面貌更趋于丰满完善。但就基本轮廓看来,同人咸以为本书所考证的结果尚未过时,考证的思路与方法仍有可借鉴之处,故有再版的必要。今承商务印书馆美意予以重印。重印过程是先由学生对原版中的笔误与印刷错误加以初步订正,复由责任编辑仔细审读,二度正误,并将书中地图全部重绘。最后再由本人校读一过。之所以不做彻底修订的缘故,一是秦汉简牍的发表还在进行时态,例如去年七月份承长沙简牍馆大度,在浏览该馆所藏尚未公布的汉简时,就让我感到本书其实不必作最终修订,因为在细部总有新史料会进行补充与校正;二是新的细节考证已经体现在将要出版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的西汉编里,以及学界同人和我本人在本书出版之后发表的一些论文中,无需将这些新认识削足适履塞入到拙著原有的体系中去。《西汉政区地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政区地理”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今天已成共识,另一方面也在于证明不但由《中国历史地图集》所体现出来的通代地理必须进行研究,而且断代政区地理研究也是可行的。即使像西汉一代这样政区变化极其繁复的时代,只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依然有复原变迁面貌的可能。三十年来多部断代政区地理的出现以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的完成或许就是以上结论的佐证。
周振鹤(1941-),福建厦门人,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区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重印前言
序
引论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汉郡国建置沿革概述
第三节 复原西汉政区的前提
上篇 高帝十五国地区沿革
第一章 楚国沿革
第一节 韩信之楚国
第二节 刘交之楚国
第三节 景帝三年以后楚国沿革
第四节 沛郡沿革
第五节 刘余之鲁国沿革
第六节 东海郡沿革(含泗水国)
第二章 吴国沿革
第一节 刘贾荆国与刘濞吴国
第二节 江都国沿革(含丹阳郡)
第三节 广陵国(郡)沿革
第四节 临淮郡、会稽郡沿革
第三章 淮阳国沿革
第一节 淮阳国(郡)沿革
第二节 汝南郡(国)沿革
第三节 颍川郡沿革
第四章 淮南国沿革
第一节 英布、刘长之淮南国
第二节 衡山国沿革(含江夏郡)
第三节 庐江国沿革(含豫章 郡)
第四节 刘安之淮南国沿革(附:六安国)
第五节 淮南、衡山、庐江国除以后之沿革
第五章 梁国沿革
第一节 梁国沿革(高帝五年至景帝中元六年)
第二节 景帝中元六年以后的梁国沿革
第三节 济川国(陈留郡、济阳国)沿革
第四节 济阴国(济阴郡、定陶国)沿革
第五节 山阳国(山阳郡、昌邑国)沿革
第六节 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沿革
第七节 梁国各阶段封域小结
第六章 燕国沿革
第一节 燕国沿革
第二节 涿郡沿革及高帝年间之燕赵边界
第三节 燕之五边郡沿革及汉初燕之封域
第七章 代国沿革
第一节 刘仲、刘如意之代国
第二节 刘恒之代国
第三节 文景武三朝之代国沿革(含西河郡)
第八章 赵国沿革
第一节 景帝三年以前赵国沿革
第二节 景帝四年以后邯郸郡沿革
第三节 巨鹿郡沿革(附:平干一广平国)
第四节 河间国(郡)沿革
第五节 勃海郡沿革
第六节 广川(信都)国(郡)沿革
第七节 清河郡(国)沿革
第八节 常山郡(国)沿革(附:真定国)
第九节 中山国(郡)沿革
第十节 赵国各阶段封域小结
第九章 齐国沿革
第一节 刘肥之齐国
第二节 文帝十六年后齐国沿革(含干乘郡)
第三节 淄川国沿革
第四节 济北国沿革(含平原郡)
第五节 济南国沿革(含泰山郡)
第六节 城阳国沿革
第七节 胶西国(高密国)沿革(含北海郡)
第八节 胶东国沿革(含东莱郡)
第九节 琅邪郡(国)沿革
第十章 长沙国沿革
第一节 吴姓长沙国沿革
第二节 刘姓长沙国沿革
第三节 桂阳郡及武陵郡沿革(含零陵郡)
下篇 高帝十五郡及武帝新开郡地区沿革
第十一章 高帝十五郡地区沿革
第一节 内史、河南、南阳三郡沿革(含弘农郡)
第二节 南郡(临江国)沿革
第三节 陇西、北地、上郡、云中诸郡沿革
第十二章 西南诸郡沿革
第一节 诸郡建置沿革简述
第二节 高帝巴、蜀、汉中、广汉四郡领域
第三节 犍为、烊柯两郡沿革
第四节 沈黎、越嵩两郡沿革
第五节 汶山、武都两郡沿革
第六节 益州郡沿革
第七节 小结
第十三章 朔方、河西诸郡及西域都护府沿革
第一节 朔方、五原二郡沿革
第二节 河西四郡沿革
第三节 金城郡沿革
第四节 西域都护府
第十四章 岭南诸郡沿革
第一节 象郡沿革
第二节 南海等九郡沿革
第三节 岭南地区十郡沿革简述
第十五章 朝鲜诸郡沿革
第一节 四郡之沿革
第二节 四郡今地的比定
附:苍海郡考
结语
附篇
第十六章 有关汉县沿革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汉县沿革的复杂性
第二节 汉初县数的估测
第三节 《汉志》县目的分析
第十七章 楚汉诸侯疆域新志
第一节 十八诸侯封域
第二节 项羽西楚国封域
[附]西汉郡国沿革表
后记
已为 0/949 人服务